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定陶区  > 正文

用卡片寄托哀思、用鲜花缅怀亲人…… 定陶区天中街道——
文明祭扫让清明节更“清明”

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4-07 09:17

春风拂柳绿,清明寄哀思。4月3日清晨,定陶区天中街道东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人头攒动,一场以“绿色清明·文明追思”为主题的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在此拉开帷幕。居民们手持鲜花,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参与集体默哀、书写祈福卡、云端寄思等环节,现场一派庄重而清新的氛围。“往年烧纸烟味呛人,今年用鲜花和卡片表达心意,既环保又安心!”居民刘玉芳感慨道。

线上线下齐发力 文明理念入民心‌

为破除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等旧俗,天中街道坚持“宣传先行、柔性引导”。线上,依托微信群、朋友圈发布《文明祭祀倡议书》,联合村社网格员在居民群、商户群推送“云祭扫”小程序及政策解读短视频。线下,组织党员干部、志愿者成立“新风宣讲团”,入户发放倡议书8000余份,在辖区主干道悬挂横幅40余条,设置22处“鲜花换纸钱”兑换点。

“我们联合派出所、市场监管所,对辖区商铺开展专项整治,从源头上禁止违法生产、销售大型纸扎冥币、仿人民币图样冥钞等封建迷信祭祀用品。”天中街道党工委书记孟祥彬介绍。目前,该街道已联合执法部门,引导14家商户转型销售绢花、绿植等环保祭祀品。

创新实践接地气 群众参与热情高‌

如何让文明新风既有“仪式感”又具“人情味”?天中街道通过“文化浸润+互动体验”增强群众认同感。

在八大寨村,“红色家风故事会”吸引百余名村民聆听老党员讲述革命先辈的家训;东城社区老年大学开设“清明诗词诵读会”,居民通过吟诵经典诗词寄托哀思;西城社区推出“时空信箱”服务,引导居民以书信形式追忆故人,信件由社区统一封存留念。

针对老年群体接受度低的难题,天中街道推出“文明祭祀积分制”,参与活动的家庭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。62岁的王桂兰大娘用积分换了一提卫生纸:“起初觉得不烧纸对不起祖宗,但听了志愿者讲解火灾案例,我认识到还是安全第一!”

党员带头树标杆 长效机制促转型‌

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,天中街道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。清明节前夕,110余名党员干部签订《文明祭祀承诺书》,带头采用网络祭扫、家庭追思等方式缅怀先人;22支“党员先锋队”深入背街小巷巡查安全隐患,劝阻不文明行为20余起。

此外,天中街道将移风易俗纳入村社年度考核,建立“红黑榜”公示制度,对表现突出的家庭授予“文明新风户”称号。

“文明祭祀已成新风尚。”天中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杨营营表示,街道将继续深化移风易俗宣传教育,引导群众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,推动移风易俗从“清明新风”迈向“日常新俗”。 

通讯员 刘天宇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